现代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传动联结件标准化
作者:沧州荣威…    文章来源:沧州荣威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8-29
      制造业是人类衣食住行的基本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及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进入 WTO ,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目前一个用高新技术改造与装备制造业的高潮已经到来。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在这个大潮中应该抓住机遇、掌握方向、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符合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发展的研究。
    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是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超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经济结构性危机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主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给我国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明确了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务,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面临进入 WTO 的严峻挑战。在传动联结件行业,加工工艺传统,制造手段落后,检测方法陈旧是我们致命的弱点,我们应找出路,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与振兴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
     在传统产业里,技术成熟、产品定型之后才开始制定标准,标准往往是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记录,而在当今的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领域,往往是先有标准,后有产品,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先有网络协议才会有网络、高新技术标准是技术潮流和市场未来的代言人,标准决定着产品,决定着市场取向。在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信息技术应该是我们加强研究的重点。制订与传动联结件有关的信息技术标准。推动传动联结件这个传统行业的大步前进,标准化工作,会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面对机遇与挑战,在我国原有标准化体系下,通过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创建出新型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其核心是要提高国家整体竞争能力,促进经济和科技的快速高效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在设计我国新型技术标准体系时,即要立足国内,现有基础和条件,又要考虑适合科技创新自身规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后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更加剧烈;既要有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又要注重基础工作,循序渐进地改造现有技术标准体系。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应根据国际、国内的情况制订符合我们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战略体系,提出近五年、十年的工作重点、拿出近五年、十年的工作框架,建立起有我国特点的传动联结件标准体系。来推动传动联结件行业的向前发展。
      1 、国内现状及差距
      ①国内自主产权的品牌产品较少 当前国内进口的传动联结件类型和品种相当繁多,这是因为从国外进口的各种机械的配套传动联结件多是一些著名厂商的产品,而国内与之相当的品牌产品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机械产品的维修就得源源不断地进口。
     ②品种和系列不够完整 我国生产的传动联结件大多是从引进技术国产化和解决进口机械的维修需要开始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多,目前除挠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万向联轴器、同步带和单片电磁离合器等为数不多的传动联结件产品有较完善的品种系列和规格外,大多数产品的品种庞杂,系列不全,与国外产品相比,不能形成强劲的竞争力。
      ③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工艺经验不够深厚 国内传动联结件厂除少数有 15 年以上的制造历史外,大多数还是近 5 ~ 10 年开始正式建厂,且民营企业占有相当多的比例。由于大多属于创业阶段,企业的全面发展规划还有待深化。而我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如生产联轴器的德国 KTR 公司和 Mayr 公司,生产胀紧套的德国 Bikon 公司和美国 Duff-Nortoton 公司,生产单片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日本三木公司和神钢公司,生产超越离合器的美国 Warller-Electric 公司和日本椿本公司等都有 40 年左右,甚至近百年的生产历史,存在着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差距急待赶上。 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开拓市场,加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建成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生产企业,标准是重点。
     2 .标准化工作概况
     ①联轴器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但进行系列化、通用化与标准化并组织专业化生产,前苏联是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美、英、日及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也是从 40 年代开始的。从 60 年代开始,国外相继制定了一些联轴器基础标准。如前苏联的Γ OCT 19107 — 1973 《机械式联轴器公称转矩系列》,德国的 DIN 740 《弹性联轴器 基本概念和解释》,国际标准化组织 1SO/TC108 提出了国际标准 ISO4863 : 1984 《弹性联轴器 由用户和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据初步统计,到 90 年代末,国外的联轴器标准约有 60 余项,还有一批国外公司的联轴器通用系列标准。这些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为我国联轴器标准积极采用国际与国外先进标准创造了条件。 我国的联轴器标准化工作在 80 年代前,基本上是由机械行业有关主机厂及研究所分散进行,制定了一批企业标准,推动了联轴器标准化工作。到 80 年代初,原机械部组织有关主机厂、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成立了联轴器国标工作组,制定了一批急需的联轴器基础标准与常用产品标准。其中包括联轴器术语、联轴器公称转矩系列与联轴器轴孔和联结型式与尺寸等基础标准;弹性柱销、弹性柱销齿式及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等产品标准。到 80 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先进技术引进与合作生产项目的增加,经过消化吸收,采用了一批国外技术先进的联轴器标准,如鼓形齿式联轴器与新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等。据统计,到 1999 年,我国已有联轴器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60 余项。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联轴器标准体系。随着联轴器系列化、通用化与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联轴器专业化生产。一个生产规模相当、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联轴器专业化生产行业已经形成并不断地向前发展。
      ②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标准化
        在联轴器、离合器与制动器这三大类部件中,以联轴器的“三化”水平最高,制动器次之,离合器较差。离合器的标准体系尚未形成,标准数量较少,现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共 22 项。制动器的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形成,但缺项较多,现有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26 余项,今后的“三化”任务还很重。
       ③齿轮标准化
        齿轮基础标准体系已形成,但相应的贸易标准、产品的验收标准、检验规程等系列关于齿轮产品进出口、提高产品质量的标准,还没有形成体系,目前急需根据国际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的相关协会标准来建立齿轮产品标准的体系,完善标准。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发展中场、加强成套”,在目前阶段,制造业的中场产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水平方面,与先进工业国家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因此要利用引进、合资、重组等多种方式,扩大中场产业的规模,提高中场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档次,使之成为世界性的零部件、元器件制造与供应基地。近年来,国外在强化原创性技术研究开发的同时,提出了以振兴制造业基础技术来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重视发展制造基础技术和标准,全面提高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零部件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本称之为“世界制造业生命线”。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产业的存在,制造业就难以发展。因此,日本政府对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当今时代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一步步在向我们逼近,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怎么办。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得标准者得天下”这说明标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传动联结件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明确传动联结件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传动联结件行业标准化体系,是我们传动联结件协会的工作内容。让我们传动联结件行业在我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与振兴装备制造业中得到提高和发展。